1.利率以及利率预期,主要是通过对贷款利率的调节,来控制贷款难度与现金流要求,进一步控制货币供给量与货币流通速度。
银行存款数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通货膨胀下,黄金做为抗通货膨胀资产,通货紧缩之下,黄金作为天然货币。
降息会提升个人与企业部门贷款欲望,降低以后的还款压力,通过降息之后的低息贷款置换掉以前的高息贷,使得企业或者个人现金流得到缓解,是应对经济危机的主要货币政策手段。
同时因为企业与个人的贷款意愿提升,现代信用货币体系中,创造贷款就是创造货币,货币供给量提升,费雪方程下,货币端增加,短时间内经济中的交易商品总量不变,商品的价值提升,通物价上涨压力增加。
降息是通过降低银行的利息,银行的利润来源于利息差,要么选择降低存款利率,这会使得居民与企业部门存款下降,要么忍受利润下降,银行财报出现利润下降或者亏损,要么选择减少存款业务,加大做多资产的业务。
本质上是促成企业与个人主动贷款,降准则是解除对银行的限制,增加银行运行风险的方法来促使银行向企业与个人部门增加贷款。
加息会降低个人与企业部门贷款欲望,增加以后的还款压力,对企业或者个人部门现金流产生更大的负担,会导致企业破产数量增加,利润低的企业进一步失去资产金额来源,失业率上涨,同时减少货币供应量。
在费雪方程式下,商品的价值会下跌,所以在加息导致的通货紧缩时代,收入不下降的人生活性价比会慢慢的高,因为商品的价值不断下降。
加息是增加银行的利息来使得市场经济正常出清(企业破产),同时银行业不是垄断企业,意味着同行业内部的吸收资金业务存在竞争关系。
所以银行在增加贷款利率的时候,提升存款利率来补充资本与吸收资金,升准也会使得银行做相同的业务需要更加多的现金流,对银行的现金流要求更高。
所以降息的政策效果主要看个人与企业部门的贷款提升量,限制是物价指数,降准的政策效果主要看银行放贷提升量,限制是银行利息差出现亏损,大多数银行亏损运行。
加息的政策效果主要看物价指数,限制是失业率,升准的政策效果主要看经济过热情况,限制是银行破产数量,银行风险。
降息——在经济危机的时候,奥巴马的降息政策是货币手段,向相关联的企业注资,购买债券是财政手段,造成金价上涨(超发货币导致资产价格持续上涨),同时为了拯救美国银行企业,通过对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合并,补充银行现金流;
降准——而在疫情周期内,、美联储用更少的现金流支撑更多的资产,债务规模,达到降准的效果;
加息——而面对美国的经济滞涨周期(1969-1980),美联储一度把利率加到20%以上,先把物价控制住,通过里根主义,由财政手段控制经济转化为货币政策控制。
把贷款或者货币交给市场分配,使得企业一定从市场中获取现金流,而不是官僚给予,将大量公共服务私有化,减少政府负担与支出,铁娘子连小学生的牛奶都要取消,减少政府社会保障人员,同时通过减税,加大个人与公司数来解决加息导致的就业率失控。
升准——通过对海南房地产的调研,认为海南房地产经济过热,通过对银行体系的提升银行准备金比例,限制银行贷款业务进一步增加,房地产公司没有了贷款支援。
最后变成海南房地产泡沫这场危机有两个名人跑路了,分别是王石(万科老总)与潘石屹(SOHO老总),连加息都没用,这就是货币政策的威力。
当然预期利率与利率对金价的影响一致,降息或者降准意味着金价上涨趋势加强,加息或者升准意味着金价下行趋势。
我能理解金价在2022年的涨势,在2024年的涨势,因为俄乌开战与中东局势巨变,但长达两年的涨势我是不太明白,拜登时代,美国利率上升,应该是物价下跌,而不会是物价上涨。
后面看见了美国国债的上涨速度,我才明白拜登的经济政策是真狠,通过美联储加息来制造全球美元短缺,主要对手国家资产价格下降,通过美国举债来抑制加息带来的通货紧缩趋势。
同时延续对特定国家的关税政策,只有在美国经济循环中的国家会获取美元,使得一些货物贴牌才能流入美国,可惜,美国老百姓不能忍受一个提升物价的总统,
这种通过财政政策控制经济的手段,是放弃里根政府以来的市场化倾向,重新再回到凯恩斯主义的怀抱,最后的滞涨结局也是必然,正如卡特一样,外交好不是好,经济好才是好。
在高息环境下继续举债,是一件愚蠢的事情,当然这是美国的经济政策服务于美国的外交与政治利益,美国的文化霸权,经济霸权,军事霸权三位组成了美国定义霸权这一体。
本身美国的环保限制政策,主要是为了美国一部分选民的选票,还有一部分外交利益,你不能与自己的朋友抢生意,石油产业给中东,就为了保持美国中东军事力量的国内借口。
拜登经济学不是服务美国人的,而是服务于美国全球霸权,这种经济学受益者少,在选票政治下,维持的时间不会太长。
拜登的政策为美国的全球霸权服务,而美国老百姓付出了鲜血,并没有大量的收益,而高层没有付出鲜血,但是得到大量的财富,这不是一种公平的分配,这就是失败的原因,建制派离底层太远了,离生活太远了。
一方面财政紧缩,是在减少开支,减少国债扩张规模,取消奥巴马医保,减少个人税,用关税这种对外税种来代替减少个人税种,财政政策方面主要是由里根主义为主,加上茶党的关税与孤立主义。
货币政策方面,降息会增加通货膨胀,关税,降息,物价是特朗普不可能三角,货币政策上的扩张,财政政策上的紧缩也是里根主义的一大特点。
货币政策上的通货膨胀则是由解除行业发展限制,开放能源行业对解决美国的通货膨胀是利好,一种原因是资本有行业能进入,另一方面是开放限制必定影响中东能源国家的外交关系。
这对于孤立主义的特朗普来说,太值得,不光就业解决,物价下跌,还能打击美国最强大的建制派-外交系统,特朗普赢麻了。
因为特朗普政策非常矛盾,我无法预测其经济政策最终的效果,我现在不建议去投资美股。
第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意味着美国没有过多的意愿维持现行的国际框架,这个是重大风险,乱世不光意味着被压制的大国解开束缚,中小国家也能获得非常多的机会,比如叙利亚局势变化.
所有国家都要适应新时代了,混乱对于野心家来说是机会,而对于普通人来说,活着就是目的,目的是活着。
第三美国不愿意提供军事保障,也代表着各个国家军费提升,欧洲老龄化的经济本来就合适黄金这种天然通缩货币,欧洲一直跟着美国.
也是因为离开美国,自身的军费开支提升,还不如跟着美国,随着美国的军事保障结束,欧洲经济,政治独立性会促进加强,意味着矛盾将会激化与爆发。
第四,世界经济发展疲软,同时地理政治学风险上升,各个国家需要战争经济的倾向来维持就业率,战时经济只会随着敌对国家彻底的失败而结束.
欧洲国家重新军备化,资源变成军事装备总要消耗吧,我对俄乌战争的判断是还有的打,因为俄罗斯的经济接受不了停战,乌克兰的经济也是,这是经济学的逻辑,开战很简单,但结束战争太难了。
对于这一届的德国政府来说,幸运的是不是面对拜登德国军事工业的限制,一方面受到全球经济衰退的影响,商品的价值下跌,商品产能过剩,空闲的产能可以转移到军事装备生产;
一方面强调军事产能转移没那么方便,另一方面又强调苏联的拖拉机坦克厂,失业工人可以为军事生产提供劳动力与技术支撑。
不幸的是,这一届德国政府发展的军事产业给这样一个世界带来的是灾难还是和平呢,未来的德国是被军工复合体拖入类似于二战的无限战争,还是抑制的住军事产业,拥抱和平?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俄罗斯不可能停战,因为在战前就开始了一部分战前动员与经济转型,乌克兰不可能停战是两个因素,克里米亚也许有争议,但乌东是没有争议的.
第二这三年乌克兰的军事工业发展,俄乌双方无论谁想结束战争都不可能了,除非以另外一方彻底失败为结束。
今年缅甸出现要建核电站的新闻,敏大将去俄罗斯庆祝,缅甸遭受如此大地震,是上苍在阻止核能源的扩展啊,实乃天意如此,左海右山,必无害也,天命加身,不可阻挡。